笔趣阁 www.biqubao.net,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三十三章
</span>
30年代初四川自流井
民国二十一年年关,十万元的债务终于算是还清。那些年川内川外的局势多舛、内忧外患、兵祸连年,盐价坚挺,而钱价却是一日不如一日。最后一年,老井的出产,除了还债之外,竟是剩下了将近三万。
家里这些年虽不能说是节衣缩食,但终究比不上以往,如今帐还清了,德诚自然最是觉着扬眉吐气,算计着要好生把老宅修缮一番,自然还有给父亲修葺墓庐。
他找我商量,我便说父亲的墓自然是要花钱的,可老宅还是罢了。终归家里没有几口人,修了也是摆设,若是为着这再多雇些人,反而是人多手杂容易出事。这十年,我们如此清静惯了,也算是修身养性,何必此时再求这些浮华。
德诚虽是心中不舍,终究还是从了。可过不了几日,他又和我提起,远近的盐商中王家、侯家都开始打起西洋电机、汽钻的主意。他想着这些家虽是比我们李家产业大了许多,可毕竟都是没留过洋的,而我岂不是更该在这新技术上动些脑筋。
虽说十年蛰居,养性日久,可毕竟是三十出头的人,心力还是旺盛的,而这化学和地质又是我以往所学,自然勾起了兴致。我原本动了心,开始让德诚留心这些设备,可后来听人指点,却是又打了退堂鼓。
民国二十一年,王三畏堂
的一位孙辈由北平返乡来找我。他本说自己大学将近毕业,想着是否赴美深造,来向我请教。说是请教,可龙门阵一摆开,却反而给我上起了课。
说起来倒也是惭愧,人家虽未留过洋,可说起些什么产供销,什么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什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什么国有和剥削、什么亚细亚生产方式,真是让我瞠目结舌。
我原本数学学得极好,可多赖数学的经济学却是从来便如天书。在哈佛时曾旁听入门经济学,可一学期下来,仍是想不清钱是何物,更谈不上什么金融和资本。他这一通由德文再经俄文而中文翻译过来的理论和名词更是让我坠入迷雾。
事后德诚和我讲他这些都是歪理,哪有打井不想着赚钱、赚钱不想着传子孙的道理。要不是这道理,哪家的先人会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去打井?既然冒了风险,那得着钱不就是天经地义的。那不出钱的,若是我们的井打不上卤,他也不会施舍给你,现在凭什么让我们把钱分他?
听他这么说,我笑他自己贫苦出身,却不去听人家给贫苦人讲的道理,倒是为东家说话。他却说,东家自然是要赚钱,难不成让东家自己亏钱养着井上几百号人?东家要是不赚钱了,那管事的、推水的、烧盐的不都得没了生计。
德诚讲的这打井、建功、赚钱、传子孙的事,自然是几百年的正理。一百家盐商里,九十九家是这样的想法。可我却正好是那最后一家不同的。赚钱对我,只不过是维持井上的运转,再剩下些家里零用,倒也并非多多益善。最后那传子孙,对我就更是虚无缥缈之事。
想到这里,倒也是觉着不如就仍是按照古法,用牛力推水,自己赚得少些,人雇得多些。终归自己是东家,拿的是大头,又多给些人生计。这无论从中国固有的古理还是基督的教义来说都是好事。
其实,我家的井口虽说不多,可卤水甚浓,且据我所察,更是富含各类矿物。因此上,我便想着另寻一路,按照此前所学的,从卤水中提炼纯碱、氯化铵,外加一些钾、镁、碘元素。虽然多少还是实验,未见规模,可毕竟是件有些意思之事,而又能和煮盐的祖业相得益彰、各不碍事了。
我在老井里辟了一片地,建起实验室,试用新技术,改良新产品。两三年下来,也觉着心情疏朗,十年前那些背时的往事渐渐忘却。这乡间林下的故事或许太过浪漫,到底不是真正的幸福。可接下来的事情,倒是让我有了更多幸福的错觉和家庭的温馨。
一九三五年夏天,我买到一部前辈侯德榜先生刚刚出版的巨著《纯碱制造》,研读多日,爱不释手,也想着按照上面的法子自己试试。几个星期下来,已有些小成。
这日的实验笔记刚写至一半,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喧闹:“女人不许进!”
听见这纷乱,我原本也没放在心上。不让女眷入井这是自古的规矩,迷信或许是有,当然更多的还是为了些最基本的礼数。灶上煮卤水,本就蒸汽四溢,而此时暑气未消,盐工们个个只在下体裹上短裤,除此便是一丝不挂。自流井的本乡人自然知道规矩,但间或有讨饭的女人,以此要挟,多讨些也是有的。
我本想接着把这日的结果记好,可谁知喧闹此起彼伏,想来门外的女人甚是顽固。
我出了“实验室”,只见着院里已是有些混乱。不宽的大门被恐怕是全井能找到的所有穿着长衫的人堵得风雨不透。那后面,年轻的盐工垫着脚向外张望,年长些的站在后面,指指点点。
“东家来了……东家来了,”众人把这信儿由后向前地传过去,“还不快走,东家就要给官府摇电话了!”
要报官的威胁似是毫无作用。人墙以外,一个有力的年轻女声操着官话抗议道:“你们需要让我进去!我和你们的主人是……是朋友。”
这些年自己深居简出,怎会有年轻的外乡女子说是自己的朋友?我生性本就小心,脑子一时间转过几个念头,慌忙转身,准备避开是非。
“乔治舅舅!”还是那有力的年轻女声,可这一次传来的却是纯正的英文。
“乔治舅舅,你在里面吗?你听得到我吗?我是莎拉,美国剑桥的莎拉。”
这几句英文,怕是让所有的长衫们都没了怀疑。这必定是我在外洋认识的朋友。他们突然变得寂静,左右闪开,大门霍地变得敞亮。
门前站着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的姑娘,该是二十不到的年纪。她穿着女学生装,浅蓝色的布袍,及膝的白色长袜,短发随意散在耳后。年纪虽小,可却是从容自定,在众人的眼光下并无丝毫胆怯。
此时见着我,她却是有些迟疑,似是在我脸上找寻往昔岁月。
“乔治舅舅,你还记得我吗?”
又一声“舅舅”,像是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走近些,看到她手腕上的玉镯,阳光下五彩斑斓,却正是当年送给伊莎白的那对中之一。那真的是莎拉来了。
“舅舅,我能进来吗?”
“当然,莎拉,当然。你看我,一点都认不出你了。这真是……你怎么会来这儿呢?你妹妹,伊莎白小姐,还有白牧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舅舅,你可没怎么变样啊。”她脸上浮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秘密:“如果你让我进去,我就告诉你所有的事。”
她如此快乐自信,倒是让我这所谓的长辈有些手足无措。我转过身,向前走去,准备带路,可左右的长衫们,还有再往前的只穿着短裤头的盐工们却是满脸惊愕,似是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幽灵。回过头,却见着莎拉正从近一尺高的门槛上跳下。
看到众人的神色,她也明白了这一跳怕是又触碰了什么古老的禁忌,笑容含着歉意,小声地用英文说道:“它好高啊!”
我们向前走去,人群如红海的潮水般退开,上年纪的吆喝着年轻人,转过头去。
莎拉听不大懂我们这四川的乡音,只是好奇为什么四周有那么多透红的脸庞。即使是已被多年的日晒变为黑棕色的皮肤下似乎也透出了难为情的颜色。
她试着改用中文说道:“我叫白莎。”这更是让众人惊愕万状,而我也只得视而不见,拉起她的手,向着实验室慌乱逃去。
进了屋,也顾不得寒暄,白莎依旧沉浸在适才的兴奋中:“在这里我真激动,舅舅。”她一边环顾实验室中的诸多仪器和墙上挂着的匾额,一边感叹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能真的来中国。但是我已经在这儿了,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是,是自己来的?”我试着问道。
“嗯哼,是自己来的,”她努力地藏着心中的一丝骄傲,“而且该算是跑出来的。”
“跑出来的?家里人不知道你在这儿?莎拉你是不是疯了!”
“舅舅,我就知道你会责备我。我不是有意要向他们隐瞒,只是没有事先通知他们而已。哦,对了,舅舅,咱们还是说中文,你叫我的中文名字白莎吧。要不别人听到了,会觉着好奇怪。”白莎微笑着看着我,眼神中满是真诚,脸上丝毫没有离家出走的恐慌。
“啊,好,好,白莎,”在她的真诚面前,我仍是略显局促,“坐,坐下,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或许是因为头绪纷繁,白莎迟疑片刻,低下头,一时无语。待她再抬起头,脸上却已有泪水。“舅舅,我有点害怕。”
白莎这一哭,我自是手足失措,竟也说不出话来。还好,也就是片刻之功,她抹去脸上的泪水,笑道:“舅舅,我没事的。你一问,我想起这几年自己怎么走到这一步,突然就觉着,就觉着心里有些空。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像是人掉下去,但不知道有没有人接住你。”
“但是我知道,上帝一定会接住我的,”她的脸上重又露出适才的真诚,而眼角... -->>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三十三章
</span>
30年代初四川自流井
民国二十一年年关,十万元的债务终于算是还清。那些年川内川外的局势多舛、内忧外患、兵祸连年,盐价坚挺,而钱价却是一日不如一日。最后一年,老井的出产,除了还债之外,竟是剩下了将近三万。
家里这些年虽不能说是节衣缩食,但终究比不上以往,如今帐还清了,德诚自然最是觉着扬眉吐气,算计着要好生把老宅修缮一番,自然还有给父亲修葺墓庐。
他找我商量,我便说父亲的墓自然是要花钱的,可老宅还是罢了。终归家里没有几口人,修了也是摆设,若是为着这再多雇些人,反而是人多手杂容易出事。这十年,我们如此清静惯了,也算是修身养性,何必此时再求这些浮华。
德诚虽是心中不舍,终究还是从了。可过不了几日,他又和我提起,远近的盐商中王家、侯家都开始打起西洋电机、汽钻的主意。他想着这些家虽是比我们李家产业大了许多,可毕竟都是没留过洋的,而我岂不是更该在这新技术上动些脑筋。
虽说十年蛰居,养性日久,可毕竟是三十出头的人,心力还是旺盛的,而这化学和地质又是我以往所学,自然勾起了兴致。我原本动了心,开始让德诚留心这些设备,可后来听人指点,却是又打了退堂鼓。
民国二十一年,王三畏堂
的一位孙辈由北平返乡来找我。他本说自己大学将近毕业,想着是否赴美深造,来向我请教。说是请教,可龙门阵一摆开,却反而给我上起了课。
说起来倒也是惭愧,人家虽未留过洋,可说起些什么产供销,什么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什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什么国有和剥削、什么亚细亚生产方式,真是让我瞠目结舌。
我原本数学学得极好,可多赖数学的经济学却是从来便如天书。在哈佛时曾旁听入门经济学,可一学期下来,仍是想不清钱是何物,更谈不上什么金融和资本。他这一通由德文再经俄文而中文翻译过来的理论和名词更是让我坠入迷雾。
事后德诚和我讲他这些都是歪理,哪有打井不想着赚钱、赚钱不想着传子孙的道理。要不是这道理,哪家的先人会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去打井?既然冒了风险,那得着钱不就是天经地义的。那不出钱的,若是我们的井打不上卤,他也不会施舍给你,现在凭什么让我们把钱分他?
听他这么说,我笑他自己贫苦出身,却不去听人家给贫苦人讲的道理,倒是为东家说话。他却说,东家自然是要赚钱,难不成让东家自己亏钱养着井上几百号人?东家要是不赚钱了,那管事的、推水的、烧盐的不都得没了生计。
德诚讲的这打井、建功、赚钱、传子孙的事,自然是几百年的正理。一百家盐商里,九十九家是这样的想法。可我却正好是那最后一家不同的。赚钱对我,只不过是维持井上的运转,再剩下些家里零用,倒也并非多多益善。最后那传子孙,对我就更是虚无缥缈之事。
想到这里,倒也是觉着不如就仍是按照古法,用牛力推水,自己赚得少些,人雇得多些。终归自己是东家,拿的是大头,又多给些人生计。这无论从中国固有的古理还是基督的教义来说都是好事。
其实,我家的井口虽说不多,可卤水甚浓,且据我所察,更是富含各类矿物。因此上,我便想着另寻一路,按照此前所学的,从卤水中提炼纯碱、氯化铵,外加一些钾、镁、碘元素。虽然多少还是实验,未见规模,可毕竟是件有些意思之事,而又能和煮盐的祖业相得益彰、各不碍事了。
我在老井里辟了一片地,建起实验室,试用新技术,改良新产品。两三年下来,也觉着心情疏朗,十年前那些背时的往事渐渐忘却。这乡间林下的故事或许太过浪漫,到底不是真正的幸福。可接下来的事情,倒是让我有了更多幸福的错觉和家庭的温馨。
一九三五年夏天,我买到一部前辈侯德榜先生刚刚出版的巨著《纯碱制造》,研读多日,爱不释手,也想着按照上面的法子自己试试。几个星期下来,已有些小成。
这日的实验笔记刚写至一半,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喧闹:“女人不许进!”
听见这纷乱,我原本也没放在心上。不让女眷入井这是自古的规矩,迷信或许是有,当然更多的还是为了些最基本的礼数。灶上煮卤水,本就蒸汽四溢,而此时暑气未消,盐工们个个只在下体裹上短裤,除此便是一丝不挂。自流井的本乡人自然知道规矩,但间或有讨饭的女人,以此要挟,多讨些也是有的。
我本想接着把这日的结果记好,可谁知喧闹此起彼伏,想来门外的女人甚是顽固。
我出了“实验室”,只见着院里已是有些混乱。不宽的大门被恐怕是全井能找到的所有穿着长衫的人堵得风雨不透。那后面,年轻的盐工垫着脚向外张望,年长些的站在后面,指指点点。
“东家来了……东家来了,”众人把这信儿由后向前地传过去,“还不快走,东家就要给官府摇电话了!”
要报官的威胁似是毫无作用。人墙以外,一个有力的年轻女声操着官话抗议道:“你们需要让我进去!我和你们的主人是……是朋友。”
这些年自己深居简出,怎会有年轻的外乡女子说是自己的朋友?我生性本就小心,脑子一时间转过几个念头,慌忙转身,准备避开是非。
“乔治舅舅!”还是那有力的年轻女声,可这一次传来的却是纯正的英文。
“乔治舅舅,你在里面吗?你听得到我吗?我是莎拉,美国剑桥的莎拉。”
这几句英文,怕是让所有的长衫们都没了怀疑。这必定是我在外洋认识的朋友。他们突然变得寂静,左右闪开,大门霍地变得敞亮。
门前站着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的姑娘,该是二十不到的年纪。她穿着女学生装,浅蓝色的布袍,及膝的白色长袜,短发随意散在耳后。年纪虽小,可却是从容自定,在众人的眼光下并无丝毫胆怯。
此时见着我,她却是有些迟疑,似是在我脸上找寻往昔岁月。
“乔治舅舅,你还记得我吗?”
又一声“舅舅”,像是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走近些,看到她手腕上的玉镯,阳光下五彩斑斓,却正是当年送给伊莎白的那对中之一。那真的是莎拉来了。
“舅舅,我能进来吗?”
“当然,莎拉,当然。你看我,一点都认不出你了。这真是……你怎么会来这儿呢?你妹妹,伊莎白小姐,还有白牧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舅舅,你可没怎么变样啊。”她脸上浮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秘密:“如果你让我进去,我就告诉你所有的事。”
她如此快乐自信,倒是让我这所谓的长辈有些手足无措。我转过身,向前走去,准备带路,可左右的长衫们,还有再往前的只穿着短裤头的盐工们却是满脸惊愕,似是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幽灵。回过头,却见着莎拉正从近一尺高的门槛上跳下。
看到众人的神色,她也明白了这一跳怕是又触碰了什么古老的禁忌,笑容含着歉意,小声地用英文说道:“它好高啊!”
我们向前走去,人群如红海的潮水般退开,上年纪的吆喝着年轻人,转过头去。
莎拉听不大懂我们这四川的乡音,只是好奇为什么四周有那么多透红的脸庞。即使是已被多年的日晒变为黑棕色的皮肤下似乎也透出了难为情的颜色。
她试着改用中文说道:“我叫白莎。”这更是让众人惊愕万状,而我也只得视而不见,拉起她的手,向着实验室慌乱逃去。
进了屋,也顾不得寒暄,白莎依旧沉浸在适才的兴奋中:“在这里我真激动,舅舅。”她一边环顾实验室中的诸多仪器和墙上挂着的匾额,一边感叹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能真的来中国。但是我已经在这儿了,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是,是自己来的?”我试着问道。
“嗯哼,是自己来的,”她努力地藏着心中的一丝骄傲,“而且该算是跑出来的。”
“跑出来的?家里人不知道你在这儿?莎拉你是不是疯了!”
“舅舅,我就知道你会责备我。我不是有意要向他们隐瞒,只是没有事先通知他们而已。哦,对了,舅舅,咱们还是说中文,你叫我的中文名字白莎吧。要不别人听到了,会觉着好奇怪。”白莎微笑着看着我,眼神中满是真诚,脸上丝毫没有离家出走的恐慌。
“啊,好,好,白莎,”在她的真诚面前,我仍是略显局促,“坐,坐下,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或许是因为头绪纷繁,白莎迟疑片刻,低下头,一时无语。待她再抬起头,脸上却已有泪水。“舅舅,我有点害怕。”
白莎这一哭,我自是手足失措,竟也说不出话来。还好,也就是片刻之功,她抹去脸上的泪水,笑道:“舅舅,我没事的。你一问,我想起这几年自己怎么走到这一步,突然就觉着,就觉着心里有些空。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像是人掉下去,但不知道有没有人接住你。”
“但是我知道,上帝一定会接住我的,”她的脸上重又露出适才的真诚,而眼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