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bao.net,东江涛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声,格式是:“-”我在这里以这个格式分析。)

    对句的平仄是:---

    因为出句的“竟”字用了仄声,是大拗;所以在对句的第三个字用平声“花”字。又因为对句的平仄原格式是:“---”第一个字“小”字用了仄声,犯了孤平,所以在第三个字用平声“花”字。恰好,大拗救和孤平拗救都在这里用平声“花”字。因此,大拗和孤平拗救并用。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拗救后的律绝诗歌句中的平仄数量是不等的,但是它符合律绝平仄的规律。

    (二)小拗和孤平拗救的并用。

    举例:木8落9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有怀)

    出句的平仄是:-

    对句的平仄是:---

    因为出句的“雁”字用了仄声,是小拗;所以在对句的第三个字用平声“江”字。又因为对句的平仄原格式是:“---”第一个字“北”字用了仄声,犯了孤平,所以在第三个字用平声“江”字。恰好,大拗救和孤平拗救都在这里用平声“江”字。因此,小拗和孤平拗救并用。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拗救后的律绝诗歌句中的平仄数量是不等的,但是它符合律绝平仄的规律。

    (三)大拗、小拗和孤平拗救并用。

    举例: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10装。(唐?杜甫蕃剑)

    出句的平仄是:

    对句的平仄是:---

    因为出句的第三个字“自”字用了仄声,是小拗;因为出句的第四个字“僻”字用了仄声,它又是大拗;所以在对句的第三个字必需用平声“珠”字。又因为对句的平仄原格式是:“---”第一个字“又”字用了仄声,犯了孤平,所以在第三个字用平声“珠”字。恰好,小拗救、大拗救和孤平拗救都在这里用平声“珠”字。因此,小拗、大拗和孤平拗救并用。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拗救后的律绝诗歌句中的平仄数量是不等的,但是它符合律绝平仄的规律。

    第二,从律绝诗歌的格律变格中探讨。

    我们细心留意下律绝诗歌格律的各种句式,你会发现,各句型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对的,在七言中,第六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又是相对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逢双必返”的规律。

    因此,诗人在创作律绝诗歌的过程中,根据这条规律来创作,就能使诗句造成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正因为这样,重音落在双音节上,单音节相比而言就显得不重要,从而句型中逢单的可返可不返。就这样,在律绝诗歌中形成这样的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是在律绝诗歌的句型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不讲究,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必须严格遵守平仄)。这是相对七言律绝诗歌来说的。在五言律绝诗歌中,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换这个口诀来进行律绝诗歌创作,在仄平脚句型中,五言的第一个字用仄声和七言的第三个字用仄声就犯了孤平;在平仄脚句型中,五言的第三个字用仄声和七言的第五个字用仄声就变成“小拗”句。所以,我们要对这些拗句要进行拗救,它们才能符合律绝诗歌的平仄。从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又可以从这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来证明拗救后的律绝诗歌的平仄是符合律绝诗歌格律的。

    (一)孤平拗救。举例:

    五言律绝诗歌的仄平脚句型:---

    它拗救后的句型:---

    换上面的口诀,孤平句型拗救后,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不论,这个句型就符合五言律绝诗歌的仄平。

    (二)大拗救。举例:

    五言律绝诗歌的平仄句型:--

    五言律绝诗歌的仄平句型:---

    它拗救后出句句型:-

    它拗救后对句句型:----

    换上面的口诀,大拗句型拗句后,对句的第三个字不论,这联句型就符合五言律绝诗歌的平仄。

    (三)小拗救。举例:

    五言律绝诗歌平仄句:--

    五言律绝诗歌的仄平句型:---

    它拗救后出句句型:-

    它拗救后对句句型:----

    换上面的口诀,小拗句型拗救后,出句的第一个字和对句的第三个字不论,这联句型就符合五言律绝诗歌的平仄。

    因此,律绝诗歌中的“拗救”是为了使诗句中的“平声”和“仄声”之间的数量平衡,并非律绝诗歌“拗救”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的论述来看,律绝诗歌中的“拗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避免律绝诗歌在创作中所犯的“孤平”问题;

    第二,在创作中,为了符合律绝诗歌的格律。

    注释:

    1本文主要在著名学者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第三章诗的平仄第六节拗救的基础上写成的。由于本人学识尚浅,文中的诗歌例子是从该书挑选出来的。

    2345678910它们都是入声字,属于仄声。

    参考文献

    [1]王力。诗词格律概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7

    [2]王力。诗词格律[m]。中华古诗文软件试用版,2006。6

    [3]方子舟。诗律浅说[m]。中华古诗文软件试用版,2006。6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