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bao.net,重生之喜乐年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杜如蒿看妈妈要唠叨她,急忙找个借口就出来了。开玩笑,再不走,还不知道被唠叨多久呢。
她想,如果是哥哥说的话,妈妈就会要考虑他的意见,但自己,权威性太差。主要是原来她在家就像个透明人,一般都是听从大人意见的时候多,让妈妈对自己的话没有听从的习惯。
可她后来曾独自支撑起了一个家,又多了许多年的见识,自然知道哪些事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长征中领导人的权威是怎么树立起来的,还不是一是个人魅力,二就是通过一次次的成功让别人信服。
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个人魅力这方面不用说了,家人爱她是无疑的,但信则不然。她也得通过一件件事的成功,在家人心中树立对自己的信任。
好在这段时间妈妈有些迷信自己是家里的福星,连自己决定来城里卖蛋卷也没有唠叨多少,基本很痛快就搬来了。可对别的事,自己还是要继续努力。
陈松枝看女儿骑上车就走了,无奈地对杜石林说:“你有没有觉得好好没有原来听话了?看我要说她,找个借口说看她哥就走了。”
“他们两个关系亲密,我们也就他们两个孩子,他们就是最亲近的人。”
陈松枝不依,“你就知道惯他们,明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别拿其他话叉开!”
杜石林慢悠悠地说:“孩子大了,懂得的道理比咱们还多,由得他们去吧!”
“那你说我就不能说他们了?”陈松枝听得杜石林这话有些不满。
“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现在的社会变化快。国家领导人还说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过去的老经验,放在现在也不一定管用。
像我们过去吃大食堂,可后来就分田到户;过去我们那阵子交白卷光荣,现在知识就是力量;过去工人是铁饭碗,可谁能想到效益不好就下岗了呢?”
杜石林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看陈松枝惊讶地看着他,他搓了搓手,“峰他妈,我也只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啊。”
陈松枝却有些感触,点头称是。原来是儿子有主见,现在是女儿,懂得的道理都是一套一套的,说不定自己真还没有女儿看得准呢。不说别的,就这两天半挣两百多的水平,别说小孩子,大人有几个做得到的?
“好了,峰他爸,你说得对,以后我也不多说了。你还是去把那两只鸡的翅膀松开,捆得久了,血凝着那里,别让鸡翅膀坏掉了。”
杜石林听话地去给鸡松绑,不过鸡腿上的绳子他没松掉,还拴在石榴树上。换个地方,得让鸡也适应适应才成,不然都松开了,鸡跑掉可不好追。
杜如蒿并不知道她爸妈已对某些事有了共识。小老百姓也有小老百姓的生活智慧,他们没有思想负担,有自己朴素的观念,谁本领大就听谁的。
她给惊奇的哥哥说了晚上团聚的消息后,怕妈妈不舍得,到晚上他们忙到晚上东西又少,就去订了不少吃食,因为天热怕坏,还放在人家冰柜里,只是和店家说好晚上再来取。又买了一些做蛋卷要用的材料,这才回家。
看爸爸还有时间,杜如蒿和他一起把存放在五金商店那里的东西取了回来。因为原来存的时间比原来说定的少,老板还又还了两元钱。
接着杜石林就上班去了,陈松枝也已经把搬过来的东西各归各位,杜如蒿开始教陈松枝做蛋卷。陈松枝怕自己记不住那些做东西的比例,让杜如蒿记在纸上。杜如蒿发现,告诉妈妈怎么做之后,那些需要动手的程序妈妈不但学得快,还能举一反三。
比如,她看到杜如蒿打鸡蛋是一个一个依次打,说是这样能更容易搅拌均匀后,她直接把面粉用水先搅拌成了稠面糊,然后把需要的鸡蛋全部打破后倒了进去,一口气全搅拌均匀了。
杜如蒿看着这个盆里鸡蛋和面粉完美融合的面糊,感觉自己又学了一招。听妈妈解释才知道,面少水多时易起疙瘩,她这样才是做面糊最快的方法。
蛋液调配好,陈松枝开始尝试着做蛋卷。
她看到那个蛋卷架,不由说:“这不是咱们烙饹馍的凹子嘛,不过小了点。”
也是,村里人烙饹馍用的就是这样的圆薄铁片,俗称凹子。杜如蒿觉得,这个凹子还挺有科学道理的,它整体并不是全平的,而是中间处于火中心的部分高,周围部分要稍低一些,这样受热就易均匀。
凹子从正面看是中间高,从反面看就是一面中间凹进去一些,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才有了凹子的称呼。
别说,有着在家烙饹馍的经验,陈松枝做这个是得心应手。又有杜如蒿告诉她的小窍门,很快她做得就不比杜如蒿差了。
看到妈妈熟练地做着蛋卷,杜如蒿舒了口气。这样最好,她上学后也不耽搁家里挣钱的大业。
她不由对陈松枝翘起了大拇指,赞道:“妈,你真厉害,一上手就会!”
“你这个丫头,你妈还需要你表扬了?这和咱们在家做焦馍差不多。”
吃炒豆和焦馍是当地二月二的一个风俗,当天焦馍还要给蚂蚁一些,不知道有什么说头。说是焦馍,其实就是烙比较薄的烙馍,面比平时的要稍硬些,面里揉进去芝麻,这样在凹子上一焙,再在炉子边一烤,就变得焦脆。杜如蒿小时候就很爱吃。
说是这样说,陈松枝也露出了一个笑脸。原来女儿在家给她说过这个步骤,听着一步一步挺复杂的。没上手试前,心内总有些忐忑。不过作为大人,她又不好在女儿面前示弱。现在她很快就学会,想想光明的钱途,不禁有些激动。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做了一批出来,这可比杜如蒿原来一个人快多了。做出这一批后,杜如蒿阻止了妈妈,有这一批就可以应急了,这东西膨胀着占地方,再多了不好带。
把东西向三轮车之前,杜如蒿突然想起一件事,“妈,您原来骑过三轮车吗?”
陈松枝摇摇头,这种人力小三轮车,在村里谁买它啊,装不了多少东西,速度也不快,太不实用,她哪有机会骑?
“那您先骑着试试,咱们再装东西。”
“这个还需要试?应该比自行车好骑才是,三个轮子,多稳啊!”说是这样说,陈松枝知道女儿不会无的放矢,真是骑上去用力蹬着向院门方向而去。
三轮车歪歪扭扭地动了,不是陈松枝反应快,她差点把车子撞院门上。
“这是怎么回事?自行车两个轮子我都骑得老练,还能带一个人,三轮车又不会自己倒,结果却歪成这样?”
杜如蒿急忙从后面拉住了三轮车,妈妈力气大速度快,她都没来得及说开始慢些车子已跑了出去。
“我听说不会骑自行车的人蹬上三轮车就能走得很稳,可会骑自行车的人反而不行,因为会下意识保持车子平衡,这样反而骑着走不直。”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我再练练!”原来陈松枝也是附近有名的能干人,人也长得漂亮,不然那时候还是工人的杜石林也不会相对象时一眼就相中了她。
所以,陈松枝骨子里还是很好强的,从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她阻止了女儿要帮着拉车的主意,开始练习骑车了。她觉得三轮车又不是自行车会摔倒,她只是练练走直线罢了,哪里还需要女儿在护驾?
练了有半个小时,陈松枝满意而归,“好好,装车,我们出发!”
看妈妈骑得已很熟练,杜如蒿也听话地把东西都装了上去。
☆、第18章喜悦
母女两人去的还是原来杜如蒿摆摊的地方。
看她们去了,一个附近乘凉的人还说:“小姑娘,你终于出摊了,我每天都要来这里看看,家里的小孙孙特别喜欢吃你做的蛋卷。”
“我家小孩也是,买别家的还不成!”
“前几天家里有事,以后只要天气没问题,我们就出来。”杜如蒿边笑吟吟和她们聊着,边和妈妈一起把车里面的东西搬下来。
为了自己上学后的生意,她还介绍道,“这是我... -->>
杜如蒿看妈妈要唠叨她,急忙找个借口就出来了。开玩笑,再不走,还不知道被唠叨多久呢。
她想,如果是哥哥说的话,妈妈就会要考虑他的意见,但自己,权威性太差。主要是原来她在家就像个透明人,一般都是听从大人意见的时候多,让妈妈对自己的话没有听从的习惯。
可她后来曾独自支撑起了一个家,又多了许多年的见识,自然知道哪些事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长征中领导人的权威是怎么树立起来的,还不是一是个人魅力,二就是通过一次次的成功让别人信服。
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个人魅力这方面不用说了,家人爱她是无疑的,但信则不然。她也得通过一件件事的成功,在家人心中树立对自己的信任。
好在这段时间妈妈有些迷信自己是家里的福星,连自己决定来城里卖蛋卷也没有唠叨多少,基本很痛快就搬来了。可对别的事,自己还是要继续努力。
陈松枝看女儿骑上车就走了,无奈地对杜石林说:“你有没有觉得好好没有原来听话了?看我要说她,找个借口说看她哥就走了。”
“他们两个关系亲密,我们也就他们两个孩子,他们就是最亲近的人。”
陈松枝不依,“你就知道惯他们,明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别拿其他话叉开!”
杜石林慢悠悠地说:“孩子大了,懂得的道理比咱们还多,由得他们去吧!”
“那你说我就不能说他们了?”陈松枝听得杜石林这话有些不满。
“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现在的社会变化快。国家领导人还说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过去的老经验,放在现在也不一定管用。
像我们过去吃大食堂,可后来就分田到户;过去我们那阵子交白卷光荣,现在知识就是力量;过去工人是铁饭碗,可谁能想到效益不好就下岗了呢?”
杜石林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看陈松枝惊讶地看着他,他搓了搓手,“峰他妈,我也只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啊。”
陈松枝却有些感触,点头称是。原来是儿子有主见,现在是女儿,懂得的道理都是一套一套的,说不定自己真还没有女儿看得准呢。不说别的,就这两天半挣两百多的水平,别说小孩子,大人有几个做得到的?
“好了,峰他爸,你说得对,以后我也不多说了。你还是去把那两只鸡的翅膀松开,捆得久了,血凝着那里,别让鸡翅膀坏掉了。”
杜石林听话地去给鸡松绑,不过鸡腿上的绳子他没松掉,还拴在石榴树上。换个地方,得让鸡也适应适应才成,不然都松开了,鸡跑掉可不好追。
杜如蒿并不知道她爸妈已对某些事有了共识。小老百姓也有小老百姓的生活智慧,他们没有思想负担,有自己朴素的观念,谁本领大就听谁的。
她给惊奇的哥哥说了晚上团聚的消息后,怕妈妈不舍得,到晚上他们忙到晚上东西又少,就去订了不少吃食,因为天热怕坏,还放在人家冰柜里,只是和店家说好晚上再来取。又买了一些做蛋卷要用的材料,这才回家。
看爸爸还有时间,杜如蒿和他一起把存放在五金商店那里的东西取了回来。因为原来存的时间比原来说定的少,老板还又还了两元钱。
接着杜石林就上班去了,陈松枝也已经把搬过来的东西各归各位,杜如蒿开始教陈松枝做蛋卷。陈松枝怕自己记不住那些做东西的比例,让杜如蒿记在纸上。杜如蒿发现,告诉妈妈怎么做之后,那些需要动手的程序妈妈不但学得快,还能举一反三。
比如,她看到杜如蒿打鸡蛋是一个一个依次打,说是这样能更容易搅拌均匀后,她直接把面粉用水先搅拌成了稠面糊,然后把需要的鸡蛋全部打破后倒了进去,一口气全搅拌均匀了。
杜如蒿看着这个盆里鸡蛋和面粉完美融合的面糊,感觉自己又学了一招。听妈妈解释才知道,面少水多时易起疙瘩,她这样才是做面糊最快的方法。
蛋液调配好,陈松枝开始尝试着做蛋卷。
她看到那个蛋卷架,不由说:“这不是咱们烙饹馍的凹子嘛,不过小了点。”
也是,村里人烙饹馍用的就是这样的圆薄铁片,俗称凹子。杜如蒿觉得,这个凹子还挺有科学道理的,它整体并不是全平的,而是中间处于火中心的部分高,周围部分要稍低一些,这样受热就易均匀。
凹子从正面看是中间高,从反面看就是一面中间凹进去一些,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才有了凹子的称呼。
别说,有着在家烙饹馍的经验,陈松枝做这个是得心应手。又有杜如蒿告诉她的小窍门,很快她做得就不比杜如蒿差了。
看到妈妈熟练地做着蛋卷,杜如蒿舒了口气。这样最好,她上学后也不耽搁家里挣钱的大业。
她不由对陈松枝翘起了大拇指,赞道:“妈,你真厉害,一上手就会!”
“你这个丫头,你妈还需要你表扬了?这和咱们在家做焦馍差不多。”
吃炒豆和焦馍是当地二月二的一个风俗,当天焦馍还要给蚂蚁一些,不知道有什么说头。说是焦馍,其实就是烙比较薄的烙馍,面比平时的要稍硬些,面里揉进去芝麻,这样在凹子上一焙,再在炉子边一烤,就变得焦脆。杜如蒿小时候就很爱吃。
说是这样说,陈松枝也露出了一个笑脸。原来女儿在家给她说过这个步骤,听着一步一步挺复杂的。没上手试前,心内总有些忐忑。不过作为大人,她又不好在女儿面前示弱。现在她很快就学会,想想光明的钱途,不禁有些激动。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做了一批出来,这可比杜如蒿原来一个人快多了。做出这一批后,杜如蒿阻止了妈妈,有这一批就可以应急了,这东西膨胀着占地方,再多了不好带。
把东西向三轮车之前,杜如蒿突然想起一件事,“妈,您原来骑过三轮车吗?”
陈松枝摇摇头,这种人力小三轮车,在村里谁买它啊,装不了多少东西,速度也不快,太不实用,她哪有机会骑?
“那您先骑着试试,咱们再装东西。”
“这个还需要试?应该比自行车好骑才是,三个轮子,多稳啊!”说是这样说,陈松枝知道女儿不会无的放矢,真是骑上去用力蹬着向院门方向而去。
三轮车歪歪扭扭地动了,不是陈松枝反应快,她差点把车子撞院门上。
“这是怎么回事?自行车两个轮子我都骑得老练,还能带一个人,三轮车又不会自己倒,结果却歪成这样?”
杜如蒿急忙从后面拉住了三轮车,妈妈力气大速度快,她都没来得及说开始慢些车子已跑了出去。
“我听说不会骑自行车的人蹬上三轮车就能走得很稳,可会骑自行车的人反而不行,因为会下意识保持车子平衡,这样反而骑着走不直。”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我再练练!”原来陈松枝也是附近有名的能干人,人也长得漂亮,不然那时候还是工人的杜石林也不会相对象时一眼就相中了她。
所以,陈松枝骨子里还是很好强的,从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她阻止了女儿要帮着拉车的主意,开始练习骑车了。她觉得三轮车又不是自行车会摔倒,她只是练练走直线罢了,哪里还需要女儿在护驾?
练了有半个小时,陈松枝满意而归,“好好,装车,我们出发!”
看妈妈骑得已很熟练,杜如蒿也听话地把东西都装了上去。
☆、第18章喜悦
母女两人去的还是原来杜如蒿摆摊的地方。
看她们去了,一个附近乘凉的人还说:“小姑娘,你终于出摊了,我每天都要来这里看看,家里的小孙孙特别喜欢吃你做的蛋卷。”
“我家小孩也是,买别家的还不成!”
“前几天家里有事,以后只要天气没问题,我们就出来。”杜如蒿边笑吟吟和她们聊着,边和妈妈一起把车里面的东西搬下来。
为了自己上学后的生意,她还介绍道,“这是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