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bao.net,故宫密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顺子大名叫王家顺,很土气的一个名字。人不如其名,名字很土气,但是人绝对不土气,反倒是很激灵。几十本史料半天就能过滤一遍,惊得我直吐舌头。起初我以为他是在敷衍,看过他的笔记之后才真正服气,这小子的阅读能力实在太强了!密密麻麻的笔迹足有几十页,条理清晰、记录详尽,要找的内容一点都没落下。
我真是服了,冯老爷子给我派来的何止是帮手,简直就是及时雨。有这么一个人在,按期完成任务不再是奢望。后来干脆让小顺子过滤信息,然后我在他的笔记里寻找有用的线索。如此一来事半功倍。一些重要的线索相继浮出水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在中国东北,无能的清政府宣布中立。后RB战胜。学习东洋的思潮在满清上层社会涌动,清廷专门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日以君主立宪战胜俄之专制,并提出君主立宪的三大好处,一皇位永固,二外患渐轻,三内乱可弥。君主立宪的思潮在朝野上下涌动。(这段记载跟萨满教不沾边,我还是将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因为后面一系列的事情都能跟这件事扯上关系)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布了《宣示预备立宪谕》,提出利用几年的过度时间,逐渐使国家从帝制走向君主立宪。一时间朝野震动,有识之士欢呼雀跃,认为国家的转机来了。此时慈禧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往年每到夏季都会去颐和园避暑,居住一个多月才回紫禁城,今年只住了一天。此时的慈禧似乎对萨满教失去了热情,法事进行的不再那么频繁,反倒是藏传佛教日渐兴旺,高僧做法的事情逐渐增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筹建资政院,预备立宪的前期工作正式开始。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买预备立宪的账。戊戌变法失败后,一些激进派从来没放弃斗争,“弑后”成为他们的一大目标。这些人认为变法失败的关键就是慈禧,把她除掉变法才能顺利实施。一系列刺杀太后的计划开始酝酿。事实上从戊戌年(1900年)变法失败开始,激进派就一直在进行弑后的计划,只是由于紫禁城守卫森严,慈禧又很少出宫,计划才一次次泡汤。其间激进派假扮僧侣,试图借佛教法师进宫为慈禧做法的机会混进紫禁城,险些成功,最后还是败露,主犯被凌迟处死。自此慈禧再次倚重萨满教,僧人鲜有机会再进宫廷。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提上议事日程,计划用9年的时间完成立宪。同年,慈禧在紫禁城度过了有生之年最后一个万寿节(皇帝生日的那一个月称为万寿节,光绪年间以慈禧的生日为万寿节,与春节、冬至并列成为宫廷内最重要的三个节日)。如此重要的节日,自然要大大操办,紫禁城内张灯结彩,自皇宫到颐和园一路彩灯。各路番官大吏纷纷朝贡,奇珍异宝不可胜数。资料显示,慈禧的身体在这一时期比较硬朗。【零↑九△小↓說△網】身体略有恢复的慈禧并未把政事(尤其是立宪)放在心上,对民间要求君主立宪的声音采取了一个“拖”字,一拖再拖,整整一年未见进展。这引起了立宪派的不满,“弑后”的声音再起,并有跟戊戌激进派同流的势头。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身体一直在恢复的慈禧太后突然病危,当月十五日傍晚去世,就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光绪帝先一步驾崩。一帝一太后两日内先后去世,大清朝也行将入木。关于慈禧去世的传闻很多,不过多见于野史,正史反倒记载有限。只记载她去世于中南海仪鸾殿,临终留下了妇人不得预闻国政的遗训。不过再留什么遗训也不管用了,慈禧去世之后,飘摇的大清国只坚持了三年,裕隆太后(光绪帝的皇后)没有她姑姑慈禧那么好的命,大清国倒... -->>
小顺子大名叫王家顺,很土气的一个名字。人不如其名,名字很土气,但是人绝对不土气,反倒是很激灵。几十本史料半天就能过滤一遍,惊得我直吐舌头。起初我以为他是在敷衍,看过他的笔记之后才真正服气,这小子的阅读能力实在太强了!密密麻麻的笔迹足有几十页,条理清晰、记录详尽,要找的内容一点都没落下。
我真是服了,冯老爷子给我派来的何止是帮手,简直就是及时雨。有这么一个人在,按期完成任务不再是奢望。后来干脆让小顺子过滤信息,然后我在他的笔记里寻找有用的线索。如此一来事半功倍。一些重要的线索相继浮出水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在中国东北,无能的清政府宣布中立。后RB战胜。学习东洋的思潮在满清上层社会涌动,清廷专门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日以君主立宪战胜俄之专制,并提出君主立宪的三大好处,一皇位永固,二外患渐轻,三内乱可弥。君主立宪的思潮在朝野上下涌动。(这段记载跟萨满教不沾边,我还是将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因为后面一系列的事情都能跟这件事扯上关系)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布了《宣示预备立宪谕》,提出利用几年的过度时间,逐渐使国家从帝制走向君主立宪。一时间朝野震动,有识之士欢呼雀跃,认为国家的转机来了。此时慈禧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往年每到夏季都会去颐和园避暑,居住一个多月才回紫禁城,今年只住了一天。此时的慈禧似乎对萨满教失去了热情,法事进行的不再那么频繁,反倒是藏传佛教日渐兴旺,高僧做法的事情逐渐增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筹建资政院,预备立宪的前期工作正式开始。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买预备立宪的账。戊戌变法失败后,一些激进派从来没放弃斗争,“弑后”成为他们的一大目标。这些人认为变法失败的关键就是慈禧,把她除掉变法才能顺利实施。一系列刺杀太后的计划开始酝酿。事实上从戊戌年(1900年)变法失败开始,激进派就一直在进行弑后的计划,只是由于紫禁城守卫森严,慈禧又很少出宫,计划才一次次泡汤。其间激进派假扮僧侣,试图借佛教法师进宫为慈禧做法的机会混进紫禁城,险些成功,最后还是败露,主犯被凌迟处死。自此慈禧再次倚重萨满教,僧人鲜有机会再进宫廷。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提上议事日程,计划用9年的时间完成立宪。同年,慈禧在紫禁城度过了有生之年最后一个万寿节(皇帝生日的那一个月称为万寿节,光绪年间以慈禧的生日为万寿节,与春节、冬至并列成为宫廷内最重要的三个节日)。如此重要的节日,自然要大大操办,紫禁城内张灯结彩,自皇宫到颐和园一路彩灯。各路番官大吏纷纷朝贡,奇珍异宝不可胜数。资料显示,慈禧的身体在这一时期比较硬朗。【零↑九△小↓說△網】身体略有恢复的慈禧并未把政事(尤其是立宪)放在心上,对民间要求君主立宪的声音采取了一个“拖”字,一拖再拖,整整一年未见进展。这引起了立宪派的不满,“弑后”的声音再起,并有跟戊戌激进派同流的势头。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身体一直在恢复的慈禧太后突然病危,当月十五日傍晚去世,就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光绪帝先一步驾崩。一帝一太后两日内先后去世,大清朝也行将入木。关于慈禧去世的传闻很多,不过多见于野史,正史反倒记载有限。只记载她去世于中南海仪鸾殿,临终留下了妇人不得预闻国政的遗训。不过再留什么遗训也不管用了,慈禧去世之后,飘摇的大清国只坚持了三年,裕隆太后(光绪帝的皇后)没有她姑姑慈禧那么好的命,大清国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