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bao.net,后宫:勤妃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零八章 开仓赈济
宿迁县的官衙库房顺利打开,陈文心有幸一见地方官衙的库房是什么模样。
只见那仓中粮食堆积如山,直顶到梁下。
她凑近细看,搬米的差役见了,都拱手侍立在一旁。
除了新米的芬芳,还有腐烂的气息。
陈文义用剑在底下堆的米袋上扎了一个小口,里头满满地流出一些发黑的米来。
“这些是陈米,恐怕有堆积了二三年了。”
粮仓堆得太高,底下的陈米压着,一直没有被拿出来,就会产生霉坏。
身后的仓管小吏连忙道:“娘娘、将军明鉴,两江之地富庶,粮食充足。偌大一个县衙仓库,有些许霉坏也是正常的。”
陈文义收了剑,“那霉坏的米如何处置?”
当然是给灾民吃了。
那仓管小吏几乎要脱口而出,一句话从嗓子眼里吐出来,又在嘴边咽回去了。
“霉坏的米,定期会清理,然后丢弃。”
他表情的纠结模样叫人看着就好笑。
陈文心也不是不辨是非之人,一个管仓库的小吏能有多少权力呢?
何必苛责于他。
况且皇上说了,水至清则无鱼。
这句话,她牢牢地记着。
米粮运出阴暗的粮仓,空气中散发着一股子麻袋的气味。
差役用板车或是驴车把粮食运去救济堂,并给所有的灾民登记领粮或是领银的数目。
按照大清例律,天灾中毁损房屋的,伤亡人口的,各有定额抚恤。
比如毁损一间瓦房的,抚恤一两二钱银子。失踪或死亡人口的,大口抚恤二两,小口抚恤一两。
由于这些灾民都是从临近乡间逃来的,目前还不能核实他们的实际损失。
陈文心做主先给众人发粮食,银钱先给了一小部分。
等到乡间洪水彻底退去,这些灾民能够回乡修缮房屋、重整田地了,再由里正等逐一核实损失。
届时再把该抚恤的银钱补齐也不迟。
这个法子得到了百姓的支持,那些城门外的百姓是见过陈文心的,也听到旁人喊她娘娘。
百姓们也不知道这位是什么娘娘,口里胡乱叫起来,渐渐就传成了跟观音娘娘似的天仙了。
陈文心没有去那个救济院,谅那县令也不敢阳奉阴违。
小李子把外头的消息传进来,陈文心听得失笑。
百姓们都有工夫闲扯淡了,看来是没有性命之忧了。
陆续往宿迁县城涌来的灾民还很多,救济堂已经住不下了。
差役在救济堂附近指挥众人搭建棚屋,一应的米粮银钱和救济堂内先来的灾民一样。
灾民们围在一起,他们一边用土灶瓦罐煮粥喝,一边说起话来。
“这大水也不是头回发了,这回父母可真大方啊。”
“这父母不是原先的父母啦,听说原先的被撤了官,那是圣上亲自撤的……”
说话这人低头喝了一大口粥,烫的他说不出话来。
旁边那人见他故弄玄虚还不说到点子上,忙接过话头,“这米粮和银子,那都是圣上从宫里带来的娘娘的发的。”
“你来的晚了,没见着娘娘,那真是活菩萨啊,天仙儿似的。”
一个人边喝粥边插嘴道:“什么娘娘?是什么名号啊?”
那人被他问得语塞,忽然想起来,旁人管她身边那位“二哥”叫陈将军。
“姓陈,是姓陈的娘娘!”
“嗨呦,那可是我本家!”
一个人捧着碗凑上来,“俺也姓陈啊!这位陈娘娘,真有你们说的这般体恤百姓吗?”
“那当然!我告诉你,有个抱孩子的小妇人被守城的官老爷一刀割在肩膀上,流了一身的血。被娘娘接回去治伤啦!”
“喏!”
说话这人努努嘴,示意角落里的一个汉子:“你瞧,那汉子就是那小妇人的丈夫,你不信,问他去。”
那人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瘦弱苍白的汉子,正抱着一个破碗,狼吞虎咽地喝着粥……
且说那受伤的妇人被吕宗带回了别院,他药箱里都是京城带出来的良药,治疗一个刀伤毫不费力。
那妇人包扎过后,由于失血过多便昏睡过去了。
陈文心吩咐人好生照看她的孩子,忽然想到她的丈夫。
方才城门那里太乱,她只顾着安排灾民的去向,完全没注意到那妇人的丈夫并没有跟来。
这样的一个男人,嫁了有什么用?
她不禁为那妇人叹息,瞧那妇人的行为举止,是个有烈性的人。
她为了孩子能不饿死,拼命地和屯兵纠缠,希望能够进城。
而她的丈夫只会缩在她身后坐享其成,就连帮忙抱一下孩子的行为都没有。
这妇人流了一身的血,她的丈夫竟然心安理得地就自己离开了,也不管她和孩子死活…... -->>
第一百零八章 开仓赈济
宿迁县的官衙库房顺利打开,陈文心有幸一见地方官衙的库房是什么模样。
只见那仓中粮食堆积如山,直顶到梁下。
她凑近细看,搬米的差役见了,都拱手侍立在一旁。
除了新米的芬芳,还有腐烂的气息。
陈文义用剑在底下堆的米袋上扎了一个小口,里头满满地流出一些发黑的米来。
“这些是陈米,恐怕有堆积了二三年了。”
粮仓堆得太高,底下的陈米压着,一直没有被拿出来,就会产生霉坏。
身后的仓管小吏连忙道:“娘娘、将军明鉴,两江之地富庶,粮食充足。偌大一个县衙仓库,有些许霉坏也是正常的。”
陈文义收了剑,“那霉坏的米如何处置?”
当然是给灾民吃了。
那仓管小吏几乎要脱口而出,一句话从嗓子眼里吐出来,又在嘴边咽回去了。
“霉坏的米,定期会清理,然后丢弃。”
他表情的纠结模样叫人看着就好笑。
陈文心也不是不辨是非之人,一个管仓库的小吏能有多少权力呢?
何必苛责于他。
况且皇上说了,水至清则无鱼。
这句话,她牢牢地记着。
米粮运出阴暗的粮仓,空气中散发着一股子麻袋的气味。
差役用板车或是驴车把粮食运去救济堂,并给所有的灾民登记领粮或是领银的数目。
按照大清例律,天灾中毁损房屋的,伤亡人口的,各有定额抚恤。
比如毁损一间瓦房的,抚恤一两二钱银子。失踪或死亡人口的,大口抚恤二两,小口抚恤一两。
由于这些灾民都是从临近乡间逃来的,目前还不能核实他们的实际损失。
陈文心做主先给众人发粮食,银钱先给了一小部分。
等到乡间洪水彻底退去,这些灾民能够回乡修缮房屋、重整田地了,再由里正等逐一核实损失。
届时再把该抚恤的银钱补齐也不迟。
这个法子得到了百姓的支持,那些城门外的百姓是见过陈文心的,也听到旁人喊她娘娘。
百姓们也不知道这位是什么娘娘,口里胡乱叫起来,渐渐就传成了跟观音娘娘似的天仙了。
陈文心没有去那个救济院,谅那县令也不敢阳奉阴违。
小李子把外头的消息传进来,陈文心听得失笑。
百姓们都有工夫闲扯淡了,看来是没有性命之忧了。
陆续往宿迁县城涌来的灾民还很多,救济堂已经住不下了。
差役在救济堂附近指挥众人搭建棚屋,一应的米粮银钱和救济堂内先来的灾民一样。
灾民们围在一起,他们一边用土灶瓦罐煮粥喝,一边说起话来。
“这大水也不是头回发了,这回父母可真大方啊。”
“这父母不是原先的父母啦,听说原先的被撤了官,那是圣上亲自撤的……”
说话这人低头喝了一大口粥,烫的他说不出话来。
旁边那人见他故弄玄虚还不说到点子上,忙接过话头,“这米粮和银子,那都是圣上从宫里带来的娘娘的发的。”
“你来的晚了,没见着娘娘,那真是活菩萨啊,天仙儿似的。”
一个人边喝粥边插嘴道:“什么娘娘?是什么名号啊?”
那人被他问得语塞,忽然想起来,旁人管她身边那位“二哥”叫陈将军。
“姓陈,是姓陈的娘娘!”
“嗨呦,那可是我本家!”
一个人捧着碗凑上来,“俺也姓陈啊!这位陈娘娘,真有你们说的这般体恤百姓吗?”
“那当然!我告诉你,有个抱孩子的小妇人被守城的官老爷一刀割在肩膀上,流了一身的血。被娘娘接回去治伤啦!”
“喏!”
说话这人努努嘴,示意角落里的一个汉子:“你瞧,那汉子就是那小妇人的丈夫,你不信,问他去。”
那人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瘦弱苍白的汉子,正抱着一个破碗,狼吞虎咽地喝着粥……
且说那受伤的妇人被吕宗带回了别院,他药箱里都是京城带出来的良药,治疗一个刀伤毫不费力。
那妇人包扎过后,由于失血过多便昏睡过去了。
陈文心吩咐人好生照看她的孩子,忽然想到她的丈夫。
方才城门那里太乱,她只顾着安排灾民的去向,完全没注意到那妇人的丈夫并没有跟来。
这样的一个男人,嫁了有什么用?
她不禁为那妇人叹息,瞧那妇人的行为举止,是个有烈性的人。
她为了孩子能不饿死,拼命地和屯兵纠缠,希望能够进城。
而她的丈夫只会缩在她身后坐享其成,就连帮忙抱一下孩子的行为都没有。
这妇人流了一身的血,她的丈夫竟然心安理得地就自己离开了,也不管她和孩子死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