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bao.net,狩猎好莱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4月20日,周一。
刚刚陪家人过完复活节,早上还不到八点钟,彼得·桑德斯就接到电话,匆匆赶来福克斯影城。
罗纳德·戈德伯格的助理在电话中表现得非常匆忙,来不及细说就挂了线。彼得·桑德斯却非常清楚,事情肯定与《蝴蝶效应》的次周末票房有关。
走进影城行政楼内的一间会议室,彼得·桑德斯发现已经有五六个人等在这里,基本上都是宣发部门的高管,罗纳德·戈德伯格却还没有出现。
不等在会议桌旁坐下,彼得·桑德斯就敏锐地捕捉到众人议论声中夹杂的某个数字。
“……1186万……”
1186万?!
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很可能听错了,彼得·桑德斯从会议秘书手中抢过对方递来的文件夹,站在原地就直接翻开。
第一页便是最新周末三天的票房数据报表。
《蝴蝶效应》,1186万美元,-17%。
果然是1186万美元!
而且,相比首周末的1431万美元票房数据,《蝴蝶效应》次周跌幅远远超乎所有人的预料,只有17%。
彼得·桑德斯忍不住快速心算起来。
次周末17%的票房跌幅,这样的走势如果维持下去,北美总票房突破一亿美元,绝对是非常有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彼得·桑德斯正站在原地有些呆怔,罗纳德·戈德伯格就带着几个人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直接坐在会议桌上首。看到彼得·桑德斯的模样,戈德伯格很是和气道:“彼得,站在那里做什么,快坐。”
彼得·桑德斯回过神来,笑着朝对方点点头,走到会议桌旁坐下。
会议秘书又开始分发另外一份文件。
罗纳德·戈德伯格等众人都坐下,就直接道:“大家应该都已经看到,没错,1186万美元,次周票房跌幅只有17%。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让人临时总结了公司宣发部门近期的观众调研结果,大概能够解释缘由。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这种票房走势维持下去,如何让《蝴蝶效应》票房跨过1亿美元门槛。”
执掌福克斯影业几年来,公司终于要迎来一部北美票房有望破亿的作品,罗纳德·戈德伯格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亢奋。
彼得·桑德斯听着罗纳德·戈德伯格开始和大家讨论尽快增加《蝴蝶效应》放映规模和调整影片营销策略等问题,翻开刚刚拿到的另外一份文件,一心二用地阅读起福克斯宣发部门对《蝴蝶效应》次周票房走势原因的分析。
报告摘要中,北美各地《蝴蝶效应》观众问卷调查的几组数据被特意标注起来。
“18-26岁年龄段观众比例:43%。”
“10分制的观众评分:7.7。”
“受到《罗拉快跑》影响选择观影观众比例:81%。”
“未受到评论影响观众比例:33%。”
“认为影片受到媒体不公正评论观众比例:76%。”
“观影后计划向朋友推荐观众比例:69%。”
会议室内。
只是看完眼前这一组数据,彼得·桑德斯就已经大致明白《蝴蝶效应》的次周票房走势为何会出乎所有人预料。
调研报告最后也明确指出,相对于铺天盖地的媒体差评,《蝴蝶效应》在观众群体中的口碑要高出太多,7.7的观众打分,基本上已经属于一部优秀电影的范畴。
同时,由于《蝴蝶效应》的观众群体偏向年轻化,这部分人平日里很少阅读报纸,更倾向于朋友推荐选择观影目标。因此,媒体一边倒的差评对影片票房的影响远没有福克斯预估的那么大。
报告还推测,由于《罗拉快跑》的人气为《蝴蝶效应》带来了非常庞大的潜在观众基数。一部分观众虽然受到首周的媒体差评影响暂时放弃观影,但在影片观众口碑传开之后,依旧重新选择进入影院,这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影片次周末仅有17%的微弱跌幅。
好莱坞大电影公司重点发行的影片基本上都会进行类似的观众调研。《蝴蝶效应》次周末票房出炉之前,这些数据就已经存在。
只不过,媒体针对《蝴蝶效应》的差评轰炸实在是太猛烈,福克斯上下所有人都没能因为这些数据生出太多安全感。
现在,影片票房结果已经出炉,再通过数据反推原因也就显得轻而易举。
归根结底。
电影终究是一门如同天气一样难以预测的高风险生意。
&n... -->>
4月20日,周一。
刚刚陪家人过完复活节,早上还不到八点钟,彼得·桑德斯就接到电话,匆匆赶来福克斯影城。
罗纳德·戈德伯格的助理在电话中表现得非常匆忙,来不及细说就挂了线。彼得·桑德斯却非常清楚,事情肯定与《蝴蝶效应》的次周末票房有关。
走进影城行政楼内的一间会议室,彼得·桑德斯发现已经有五六个人等在这里,基本上都是宣发部门的高管,罗纳德·戈德伯格却还没有出现。
不等在会议桌旁坐下,彼得·桑德斯就敏锐地捕捉到众人议论声中夹杂的某个数字。
“……1186万……”
1186万?!
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很可能听错了,彼得·桑德斯从会议秘书手中抢过对方递来的文件夹,站在原地就直接翻开。
第一页便是最新周末三天的票房数据报表。
《蝴蝶效应》,1186万美元,-17%。
果然是1186万美元!
而且,相比首周末的1431万美元票房数据,《蝴蝶效应》次周跌幅远远超乎所有人的预料,只有17%。
彼得·桑德斯忍不住快速心算起来。
次周末17%的票房跌幅,这样的走势如果维持下去,北美总票房突破一亿美元,绝对是非常有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彼得·桑德斯正站在原地有些呆怔,罗纳德·戈德伯格就带着几个人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直接坐在会议桌上首。看到彼得·桑德斯的模样,戈德伯格很是和气道:“彼得,站在那里做什么,快坐。”
彼得·桑德斯回过神来,笑着朝对方点点头,走到会议桌旁坐下。
会议秘书又开始分发另外一份文件。
罗纳德·戈德伯格等众人都坐下,就直接道:“大家应该都已经看到,没错,1186万美元,次周票房跌幅只有17%。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让人临时总结了公司宣发部门近期的观众调研结果,大概能够解释缘由。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这种票房走势维持下去,如何让《蝴蝶效应》票房跨过1亿美元门槛。”
执掌福克斯影业几年来,公司终于要迎来一部北美票房有望破亿的作品,罗纳德·戈德伯格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亢奋。
彼得·桑德斯听着罗纳德·戈德伯格开始和大家讨论尽快增加《蝴蝶效应》放映规模和调整影片营销策略等问题,翻开刚刚拿到的另外一份文件,一心二用地阅读起福克斯宣发部门对《蝴蝶效应》次周票房走势原因的分析。
报告摘要中,北美各地《蝴蝶效应》观众问卷调查的几组数据被特意标注起来。
“18-26岁年龄段观众比例:43%。”
“10分制的观众评分:7.7。”
“受到《罗拉快跑》影响选择观影观众比例:81%。”
“未受到评论影响观众比例:33%。”
“认为影片受到媒体不公正评论观众比例:76%。”
“观影后计划向朋友推荐观众比例:69%。”
会议室内。
只是看完眼前这一组数据,彼得·桑德斯就已经大致明白《蝴蝶效应》的次周票房走势为何会出乎所有人预料。
调研报告最后也明确指出,相对于铺天盖地的媒体差评,《蝴蝶效应》在观众群体中的口碑要高出太多,7.7的观众打分,基本上已经属于一部优秀电影的范畴。
同时,由于《蝴蝶效应》的观众群体偏向年轻化,这部分人平日里很少阅读报纸,更倾向于朋友推荐选择观影目标。因此,媒体一边倒的差评对影片票房的影响远没有福克斯预估的那么大。
报告还推测,由于《罗拉快跑》的人气为《蝴蝶效应》带来了非常庞大的潜在观众基数。一部分观众虽然受到首周的媒体差评影响暂时放弃观影,但在影片观众口碑传开之后,依旧重新选择进入影院,这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影片次周末仅有17%的微弱跌幅。
好莱坞大电影公司重点发行的影片基本上都会进行类似的观众调研。《蝴蝶效应》次周末票房出炉之前,这些数据就已经存在。
只不过,媒体针对《蝴蝶效应》的差评轰炸实在是太猛烈,福克斯上下所有人都没能因为这些数据生出太多安全感。
现在,影片票房结果已经出炉,再通过数据反推原因也就显得轻而易举。
归根结底。
电影终究是一门如同天气一样难以预测的高风险生意。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