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bao.net,小门小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然决定了要帮丁氏找回娘家人,事不宜迟陶砚马上着手去做,因为当年丁氏还小已经不记得老家是什么地方了。只知道当年大旱,村里颗粒无收,爷奶和爹娘以及叔伯们天天都是愁眉苦脸的。
然后没有多久,一个叫做张婆子的人牙子就来带走了她和一个堂哥,给了她爹和大伯各一袋麦子。
村子里好几个孩子,也被她一起带走了。
接着他们一路南下。
堂哥在坐船过了一次大河之后被卖了,但丁氏因为小病了一场,整个人瘦巴巴的,于是一直没有卖出去。
然后陆陆续续的,或买或卖,等半年过去到了石县这地方的时候,张婆子手里只剩下了六个从不同地方买来的姑娘。此时唐家老太爷刚刚致仕回乡,建起了偌大的宅院,于是唐老太太就把人牙子手里的姑娘都包圆了。
“我记得住的那条村叫做丁家村,旁边有一条小河,我爹叫丁大牛,娘好像是姓周,外祖家就在隔壁村。”
“家里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被卖了的堂哥叫做大柱。他娘早死了,后来的娘对他不好,教唆着我大伯把他卖了。”
丁氏笑了起来,“我还记得大柱哥一路上都在说,等他将来发财了,就要回去把他后娘也给卖了。”
“哎,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陶砚把他娘说的话都记了下来,“娘,那我去查一查当年有哪些地方大旱,这些大旱的地方还有挨着的两个村子,一个叫做丁家村,一个叫做周家村的。”
“若是能找到,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丁氏补充,“丁家村旁边还有一条小河,水不多,但里头有鱼。村里的后山长满了忍冬花,一到花开的时候,特别的好看。”
陶砚点头,他和柳二丫两人都认真地听着丁氏翻来覆去地说话。她讲着后山上的花是多么的好看,又说小时候家里的鸡下了蛋,她娘都攒着,每逢大集的时候就拿去换盐换糖,若是还有多的,就冲一碗蛋花,姐弟几个一人一口。
小妹最是嘴馋,每次都要张大了嘴。
小弟也不甘示弱,两个人经常能吵起来。
在她被带走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抓着她不肯放,还喊着以后再也不喝蛋花汤了……
柳二丫听得心里不是滋味,催促着陶砚赶紧写信,然后又一连几天都把陶蓁塞给她婆婆带,好让她不要老是想起这些伤心的旧事。
而她自己,则忙碌了起来。
养了两年多的兔子,现在她每个月能往外头卖一两百只,而除了每个月卖兔子挣的几十两之外,她还攒下了一大堆的兔皮。
一块兔皮只有四五个巴掌大,要七八块才能做一件袄子,十几块才能做一件衣裳,要是想像上回陶砚考中秀才,她找人做的斗篷那样做一件从头到脚的兔皮斗篷,那二十张兔皮都打不住。
一箱箱兔皮从屋子里搬了出来,柳二丫带着许婶子将它们按照不同的颜色分门别类。灰色的最多,有深灰有浅灰,还有的灰白都有。
除了灰色之外,还有一些是白色的,柳二丫让柳盼儿他们把两只白色兔子放一块,然后便有了一些深浅不一的白色兔皮。
但数量并不多,也就只能做两三件衣裳,若是做成斗篷,怕是只能做一件。
“太太,这雪白的兔毛真好看。”
许婶子手里拿着一张纯白色,没有一丝杂毛的兔皮啧啧称赞,“摸上去也很软和,若是做成衣裳一定很好看。”
柳二丫也是这般觉得,“许婶子,你把这种纯白的都挑出来,夹着灰色的也不要紧,我看能不能做件好的。”
一件兔皮袄子能卖六两,若是做成衣裳,那得往十两上算,但那些都是灰色的。若是这种纯白色,就和雪一样的颜色,柳二丫觉得卖五十两怕是都有人要。
她之前听婆婆说起过,以前的唐家大姑娘就有一件白色的斗篷,狐狸皮做的,白得一点杂毛都没有,就这样一件斗篷要一百两银子呢。
自己若是能做出一样的来,那卖五十两银子应该不费事。
五十两啊。
虽然自己现在一个月能挣差不多五十两银子,全幅家当也有五百多两,但谁也不会嫌弃钱多不是。
等她有了更多的银子,她不但可以买县城的宅子,就连郡城的也可以想一想。这事放在两年前,那是想也不敢想的。
高兴着的柳二丫将兔子皮都分好,然后又找了一些会做绣活的妇人来家里帮忙把这些兔子皮做成了皮袄子、衣裳或者斗篷等等。剩下的零碎也没有扔,而是做成了一条条的兔皮条子,有些人买不起袄子,就喜欢买一些皮条子缝在衣裳上。
这些东西做好,天也开始冷了。
然后柳二丫将它们都放在阙氏新开的绸缎铺里寄卖,皮毛制成的衣裳,在石县还是一个新奇的东西。在柳二丫、丁氏和阙氏以及温氏穿着赴了知县家的宴席之后,没两个月那些衣裳便都卖光了。
其中那家纯白色的斗篷被胡知县家的姑娘买了去,在她生辰那天穿出来惊艳众人之后,许多人就在私底下跟柳二丫说明年给她们留一件。
柳二丫美滋滋地在屋子里数钱。
现在陶家的钱,已经不用箱子装了,那样费事。柳二丫在家里留了一百多两银子和一些铜板应急,然后剩下的便都兑换成了银票。
一共有一千一百多两。
“我们有超过一千两的银子了,”见陶砚回来,柳二丫便高兴地和他提起,“这么多的银子,你说做些什么好?”
 ... -->>
既然决定了要帮丁氏找回娘家人,事不宜迟陶砚马上着手去做,因为当年丁氏还小已经不记得老家是什么地方了。只知道当年大旱,村里颗粒无收,爷奶和爹娘以及叔伯们天天都是愁眉苦脸的。
然后没有多久,一个叫做张婆子的人牙子就来带走了她和一个堂哥,给了她爹和大伯各一袋麦子。
村子里好几个孩子,也被她一起带走了。
接着他们一路南下。
堂哥在坐船过了一次大河之后被卖了,但丁氏因为小病了一场,整个人瘦巴巴的,于是一直没有卖出去。
然后陆陆续续的,或买或卖,等半年过去到了石县这地方的时候,张婆子手里只剩下了六个从不同地方买来的姑娘。此时唐家老太爷刚刚致仕回乡,建起了偌大的宅院,于是唐老太太就把人牙子手里的姑娘都包圆了。
“我记得住的那条村叫做丁家村,旁边有一条小河,我爹叫丁大牛,娘好像是姓周,外祖家就在隔壁村。”
“家里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被卖了的堂哥叫做大柱。他娘早死了,后来的娘对他不好,教唆着我大伯把他卖了。”
丁氏笑了起来,“我还记得大柱哥一路上都在说,等他将来发财了,就要回去把他后娘也给卖了。”
“哎,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陶砚把他娘说的话都记了下来,“娘,那我去查一查当年有哪些地方大旱,这些大旱的地方还有挨着的两个村子,一个叫做丁家村,一个叫做周家村的。”
“若是能找到,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丁氏补充,“丁家村旁边还有一条小河,水不多,但里头有鱼。村里的后山长满了忍冬花,一到花开的时候,特别的好看。”
陶砚点头,他和柳二丫两人都认真地听着丁氏翻来覆去地说话。她讲着后山上的花是多么的好看,又说小时候家里的鸡下了蛋,她娘都攒着,每逢大集的时候就拿去换盐换糖,若是还有多的,就冲一碗蛋花,姐弟几个一人一口。
小妹最是嘴馋,每次都要张大了嘴。
小弟也不甘示弱,两个人经常能吵起来。
在她被带走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抓着她不肯放,还喊着以后再也不喝蛋花汤了……
柳二丫听得心里不是滋味,催促着陶砚赶紧写信,然后又一连几天都把陶蓁塞给她婆婆带,好让她不要老是想起这些伤心的旧事。
而她自己,则忙碌了起来。
养了两年多的兔子,现在她每个月能往外头卖一两百只,而除了每个月卖兔子挣的几十两之外,她还攒下了一大堆的兔皮。
一块兔皮只有四五个巴掌大,要七八块才能做一件袄子,十几块才能做一件衣裳,要是想像上回陶砚考中秀才,她找人做的斗篷那样做一件从头到脚的兔皮斗篷,那二十张兔皮都打不住。
一箱箱兔皮从屋子里搬了出来,柳二丫带着许婶子将它们按照不同的颜色分门别类。灰色的最多,有深灰有浅灰,还有的灰白都有。
除了灰色之外,还有一些是白色的,柳二丫让柳盼儿他们把两只白色兔子放一块,然后便有了一些深浅不一的白色兔皮。
但数量并不多,也就只能做两三件衣裳,若是做成斗篷,怕是只能做一件。
“太太,这雪白的兔毛真好看。”
许婶子手里拿着一张纯白色,没有一丝杂毛的兔皮啧啧称赞,“摸上去也很软和,若是做成衣裳一定很好看。”
柳二丫也是这般觉得,“许婶子,你把这种纯白的都挑出来,夹着灰色的也不要紧,我看能不能做件好的。”
一件兔皮袄子能卖六两,若是做成衣裳,那得往十两上算,但那些都是灰色的。若是这种纯白色,就和雪一样的颜色,柳二丫觉得卖五十两怕是都有人要。
她之前听婆婆说起过,以前的唐家大姑娘就有一件白色的斗篷,狐狸皮做的,白得一点杂毛都没有,就这样一件斗篷要一百两银子呢。
自己若是能做出一样的来,那卖五十两银子应该不费事。
五十两啊。
虽然自己现在一个月能挣差不多五十两银子,全幅家当也有五百多两,但谁也不会嫌弃钱多不是。
等她有了更多的银子,她不但可以买县城的宅子,就连郡城的也可以想一想。这事放在两年前,那是想也不敢想的。
高兴着的柳二丫将兔子皮都分好,然后又找了一些会做绣活的妇人来家里帮忙把这些兔子皮做成了皮袄子、衣裳或者斗篷等等。剩下的零碎也没有扔,而是做成了一条条的兔皮条子,有些人买不起袄子,就喜欢买一些皮条子缝在衣裳上。
这些东西做好,天也开始冷了。
然后柳二丫将它们都放在阙氏新开的绸缎铺里寄卖,皮毛制成的衣裳,在石县还是一个新奇的东西。在柳二丫、丁氏和阙氏以及温氏穿着赴了知县家的宴席之后,没两个月那些衣裳便都卖光了。
其中那家纯白色的斗篷被胡知县家的姑娘买了去,在她生辰那天穿出来惊艳众人之后,许多人就在私底下跟柳二丫说明年给她们留一件。
柳二丫美滋滋地在屋子里数钱。
现在陶家的钱,已经不用箱子装了,那样费事。柳二丫在家里留了一百多两银子和一些铜板应急,然后剩下的便都兑换成了银票。
一共有一千一百多两。
“我们有超过一千两的银子了,”见陶砚回来,柳二丫便高兴地和他提起,“这么多的银子,你说做些什么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